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是中國一個以石油工業為題材的原址性紀念館,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該館位于大慶市薩爾圖區中七路32號。陳列館集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人性化服務功能相融一體,成為展示大慶油田文化、石油員工風采的重要基地。陳列館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企業形象展示的窗口、油田歷史研究的場所、優秀文化交流的平臺、緬懷石油先輩的殿堂和旅游休閑觀光的圣地。
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位于石河子市城區北三路,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1988年成立的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籌備處是其前身;2004年,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的基礎上,將石河子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軍墾第一樓”改擴建成為“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2008年,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命名為“兵團愛國主義、屯墾戍邊傳統教育基地”;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還是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之一;2016年12月,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名錄》。
位于地壇公園齋宮內,是一座陳列中國各個歷史時期著名人士的蠟像館。也是是我國第一座大型蠟像館。該館于1990年對外開放,建筑面積約800平方米。館舍原為明清皇帝祭地之前的齋戒之處,有正殿、西配殿和東配殿。蠟像館利用正殿、西配殿和東配殿作為三間展室。第一間展室是歷代人物館;第二間展室是科技人物館;第三間展室為文學藝術人物館。三間展室共展出56尊蠟像,每尊蠟像均按照歷史圖片或資料為創作的依據。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展館設計上,國源展覽以“浴血堅持、紅旗不倒”的革命主題,全面、生動地展現太湖縣革命斗爭史脈絡和重大歷史事件中的主要烈士的英勇事跡,既是革命歷史文化的見證,更是對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及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陣地。
沂蒙革命紀念館位于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路與沂州路交會處東南角,北至銀雀山路、西至沂州路、南至陵園前街、東鄰華東革命烈士陵園,規劃設計為地下二層,地上三層。其中,地上三層建筑主要用于沂蒙革命精神展示、紅色影視教育、黨史陳列、沂蒙革命精神研究、群眾路線展示等;地下兩層空間主要用于人防工程、停車場等用途。
金石蠟像館坐落于美麗、浪漫的大連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核心地段的文化博覽廣場正面。金石蠟像館是目前全球展陳規模最大、國際展品最豐、場景設置最為逼真的場館。展陳面積高達16500平方米,展示蠟像人物多達300余尊的蠟像館堪稱世界第一。專業的全息投影、機器模擬等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會讓您仿佛置身于超現實的夢幻彼岸;流行的虛擬動畫、時空穿越等高科技元素的利用,會為您巨獻時時互動體驗的奇妙空間。
沈陽金融博物館利用民國時期張氏父子控股的邊業銀行舊址落成,該建筑由德國設計師設計,1930年建成,1996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館在全國同類型博物館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展示形式與觀眾參與項目最多樣。館內對外展出分為東北金融發展史、貨幣的故事、金融主題公園、交流展覽等部分。展覽集科學性、趣味性和觀眾參與性為一體。
高金城烈士紀念館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啟用并對外開放。前身為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烈士張掖紀念館。2005年11月經中共張掖市委批復,更為現名。該館以紅西路軍西征為背景,著重反映民主愛國人士高金城于1937年8月1日接受中共駐甘肅代表謝覺哉和紅軍聯絡處處長彭加倫的委托,以甘涼肅抗敵后援會主任的公開身份,以重開福音堂醫院為掩護,在張掖開展營救紅西路軍流落失散將士。在半年多時間里,不畏艱難、千方百計、救治傷員并營救紅軍300多名。最終被新二軍駐張掖三百旅旅長韓起功秘密殺害在其司令部后花園內的感人事跡。同時,陳列展出紅西路軍征戰河西的珍貴歷史圖片、實物、圖表、沙盤、雕塑等,該館占地面積8532平方米,館舍面積6668平方米.....
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于1948年10月10日,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是中國共產黨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個規模較大的永久性紀念館和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沈陽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采用國際先進的展示設計理念,多項國內領先和首次應用的高科技多媒體展陳技術。與全國其他規劃展示館相比,沈陽城市規劃展示館具有八大特色:1、目前國內空間最大的模型演示區;2、目前國內最先進的LED多媒體顯示屏;3、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數字沙盤;4、目前國內最先進的4D動感影院;5、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弧幕影院;6、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多組觸控演示系統;7、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組合投影演示系統;8、目前國際領先的非觸摸式互動體驗系統。
1961年3月,國務院公布遵義會議會址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底,毛主席為紀念館手書“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大字 。 2008年5月16日,列入國家文物局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東段656號。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中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該館是一組具有現代建筑風格和殷商宮廷風韻的后現代派建筑群,由字坊、廣場、主體館、倉頡館、科普館、研究中心、交流中心等建筑組成,總占地143畝,總建筑面積34500平方米。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華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經營:展館裝修設計、展廳設計、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園、校園文化、部隊文化、企業文化設計、多媒體集成;蠟像制作、硅膠像制作、機器人仿真制作等。擁有裝飾設計施工、電子與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產品生產代理證書等資質證書50余項、是AAA級信用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三體系認證; 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分別在北京、沈陽、廣州、深圳、武漢、河北等地設有國內分支機構,服務網絡遍及全國。主要為企業文化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寫字間、智慧學校、智慧博物館、規劃館、智慧企業館、科技館、藝術館、紀念館、 文化館、人防館、智慧國防館、消防館、黨史館、智慧校史館、智慧軍史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基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智慧景區博覽園等提供設計工程服務。 華夏硅膠人像仿真研究所---華夏博展藝術工程有限公司 作為中國最早的硅膠人像
烏拉特后旗博物館建設和烏拉特服飾 華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經營:展館裝修設計、展廳設計、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園、校園文化、部隊文化、企業文化設計、多媒體集成;蠟像制作、硅膠像制作、機器人仿真制作等。擁有裝飾設計施工、電子與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產品生產代理證書等資質證書50余項、是AAA級信用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三體系認證; 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分別在北京、沈陽、廣州、深圳、武漢、河北等地設有國內分支機構,服務網絡遍及全國。主要為企業文化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寫字間、智慧學校、智慧博物館、規劃館、智慧企業館、科技館、藝術館、紀念館、 文化館、人防館、智慧國防館、消防館、黨史館、智慧校史館、智慧軍史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基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智慧景區博覽園等提供設計工程服務。
烏拉特部族系蒙古民族的一部份,是成吉思汗仲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十五代后裔,以善于制造槍、炮及其它器皿而著稱,曾被圣主成吉思汗命名為“烏拉特”(蒙語意為能工巧匠)。烏拉特蒙古族的婚嫁習俗,以其獨特的風格區別于其它部落的婚禮。其全過程可分為求婚、訂婚、娶親、拜火、回門5個環節。現在建設的烏拉特后旗博物館中就有關于烏拉特民俗博物館中的烏拉特硅膠人像婚禮場景復原。
華夏博展,成立于2008年,主要經營:展館裝修設計、展廳設計、智能化工程、智慧校園、校園文化、部隊文化、企業文化設計、多媒體集成;蠟像制作、硅膠像制作、機器人仿真制作等。擁有裝飾設計施工、電子與智能化、軟件著作權、專利證書、產品生產代理證書等資質證書50余項、是AAA級信用企業、通過了ISO9001質量三體系認證; 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多元化發展的公司,分別在北京、沈陽、廣州、深圳、武漢、河北等地設有國內分支機構,服務網絡遍及全國。主要為企業文化建設、智慧城市、智能寫字間、智慧學校、智慧博物館、規劃館、智慧企業館、科技館、藝術館、紀念館、 文化館、人防館、智慧國防館、消防館、黨史館、智慧校史館、智慧軍史館、文化長廊、安全教育館、廉政教育基地、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智慧景區博覽園等提供設計工程服務。